网络模型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Blocking
Blocked by
top
URL
Sub-item
Parent item
OSI七层模型
OSI(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)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层次,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。以下是每个层次及其相应的功能:
1.
物理层(Physical Layer)
- 物理介质:包括电缆、光纤、无线信道等。
- 编码和调制:如以太网中的Ethernet PHY、光纤中的光电转换器等。
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 Layer):
- 以太网(Ethernet):常用于局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。
- Wi-Fi(IEEE 802.11):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无线数据链路层协议。
- PPP(Point-to-Point Protocol):用于在点对点连接中建立数据链路。
网络层(Network Layer):
- IP(Internet Protocol):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路由和寻址的主要协议。
- ICMP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:用于网络中的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查询。
- ARP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: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(MAC地址)。
传输层(Transport Layer):
- 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: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,常用于应用层协议如HTTP、FTP等。
- 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: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,常用于实时应用如音频、视频等。
会话层(Session Layer):
- RPC(Remote Procedure Call):用于远程过程调用,实现分布式系统中的通信和协作。
- NetBIOS(Network Basic Input/Output System):提供计算机之间的会话和资源共享。
表示层(Presentation Layer):
- SSL/TLS(Secure Sockets Layer/Transport Layer Security):提供安全的数据传输和加密协议。
- JPEG(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):用于图像数据的压缩和表示。
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:
- HTTP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):用于在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。
- SMTP(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):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传输。
- FTP(File Transfer Protocol):用于文件的上传和下载。
TCP/IP参考模型
TCP/I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/Internet Protocol)参考模型是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网络模型,由四个层次组成:
网络接口层(Network Interface Layer):
- 定义了物理网络和数据链路层的接口标准。
- 包括与物理介质的连接、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等操作。
- 常见的网络接口层协议有以太网(Ethernet)、Wi-Fi(IEEE 802.11)等。
网络层(Internet Layer):
- IP(Internet Protocol)是网际层的核心协议,负责网络之间的路由和寻址。IP包括IP地址分配、数据包的封装和传输、路由选择等功能。
- ICMP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用于网络中的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查询。
传输层(Transport Layer):
-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分割为传输单元并提供流量控制、差错恢复等机制。
- 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。
- 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。
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:
- 应用层是TCP/IP模型的最高层,提供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与用户之间的接口。
- 包括HTTP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)、FTP(File Transfer Protocol)、SMTP(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)、Websocket等协议。
-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、交换方式和通信规则。